初始计量是对已确认交易和事项的价值进行首次衡量和确定,通常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历史成本易于获取且具有可靠性,但忽视了资产减值问题。当资产价值减少时,需要进行后续计量,按照减值后的现行价值重新计量。
初始计量的概念与重要性
初始计量是对已确认的交易和事项的价值数量进行首次衡量和确定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的价值被记录为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是购置资产时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由于历史成本数据易于获取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它已成为会计计量中的主要属性。
但在某些情况下,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因非正常原因减少时,单纯依赖历史成本计量所呈现的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资产的减值情况,这可能导致企业资产的虚增,无法揭示真实的财务状况。为此,对于减值资产,必须根据其减值后的现行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一、初始计量的核心要点
1. 定义与采用原因:初始计量是对交易和事项价值的首次衡量,通常使用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历史成本因其数据的易获取性和可靠性而被广泛采用。
2.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此属性下,资产的价值被记录为原始购置成本,反映交易发生时的经济实质。
二、历史成本计量的应用与局限
1. 应用方式:资产按照购置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进行计量,或根据购置时的对价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2. 局限性:当资产价值因非正常的因素减少时,单纯依赖历史成本计量会导致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资产的减值情况。
三、后续计量的必要性
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价值减少的资产,必须按照减值后的现行价值进行重新计量,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样,财务报表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决策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