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企业采用售价金额法核算成本时,平时按售价记账,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成本计算公式包括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和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更准确地反映商品的成本情况。
商品流通企业售价金额法的成本核算详解
商品流通企业中,售价金额核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此方法下,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及销售均按照售价进行记账。核心在于,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会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进行核算。
具体核算步骤如下:
一、日常核算
1. 当商品购入或加工收回时,按照售价记入存货账户。
2. 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进销差价,记入“商品进销差价”账户。
二、期末计算
1. 计算进销差价率:
进销差价率 =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 ÷ (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 100%。
2. 计算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差价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商品进销差价率。
3. 确定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本期销售成本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4. 确定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
期末结存成本 = 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三、借贷分录示例
1. 商品购入时:
借:库存商品(售价)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科目)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库存商品(进价)
2. 期末计算及调整:
借:商品进销差价(按计算出的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
通过上述步骤,企业可以准确核算商品的进销差价,从而合理确定销售成本和期末库存成本。这种方法有助于企业更精确地掌握其经营状况及盈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