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属于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之一。历史成本法具有客观性、可检验性,有助于确定经营责任。但其缺点在于与审慎的会计准则相抵触,不能反映银行或企业的真实价值或净值,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的当前价值与账面价值可能存在较大差距。
历史成本概述
历史成本,也称为实际成本,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它是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之一,广泛应用于企业的会计计量中。关于历史成本的计量,有以下要点:
一、定义与性质
历史成本反映的是资产或财产在市场中的实际交易价格。此价格具有客观性,因为它是在过去的市场交易中确定的。企业一般采用历史成本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其优点在于:
1. 客观性与可检验性:历史成本法基于实际交易价格,有原始凭证作为依据,因此具有可检验性。
2. 资源数额的体现: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历史成本法能够反映出企业可用的资源数额。
二、缺点与局限性
尽管历史成本法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1. 与审慎会计准则的冲突:历史成本法的匹配原则平均摊销成本,不能反映特殊情况下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它主要记录账面价值或名义价值,无法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区别处理。
2. 无法反映真实价值: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的当前价值与账面价值可能存在较大差距。历史成本法只有在出售资产或清偿债务时,才能反映市场条件变化对其造成的影响。
三、金融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对于银行和企业而言,决定资产价值的主要是当前的市场价格。从金融监管当局的角度看,历史成本法可能导致银行损失的低估和资本的高估。在某些情境下,历史成本法可能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
尽管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要素的一种计量属性具有其重要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结合其他计量属性,如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及公允价值等,进行综合考虑和灵活运用,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