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保利量?如何计算企业实现目标利润所需的业务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财务智慧树 2024-12-12 23:49 浏览次数:340

保利量是指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所需完成的业务量,保利点则是在单价和成本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为确保目标利润实现而需要达到的业务量的统称。计算公式考虑了固定成本、税后目标利润、企业所得税税率、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等因素。这一指标有助于企业明确其为实现利润目标应当达成的业务量标准。

保利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式

保利量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利润所需达成的业务量。在明确单价和成本水平的情况下,保利点是为了确保目标利润能够实现所应达成的业务量的总称。这是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条件下,为了获得预期利润需要达到的生产或销售规模。

保利量的计算公式详解

为了精确计算保利量,我们采用了以下的公式:

保利量 = [固定成本 + 税后目标利润 / (1 − 企业所得税税率)] / (单价 − 单位变动成本)

= [固定成本 + 税后目标利润 / (1 − 企业所得税税率)] / 单位边际贡献

这个公式反映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考虑到固定成本、目标利润、税率、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等多个因素后,应当达成的业务量。

深入理解保利量的构成

1. 固定成本: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无论生产量如何变化都需要支付的费用。

2. 税后目标利润:企业期望在运营一段时间后获得的净利润。

3. 企业所得税税率:企业所得应缴纳的税费比率。

4. 单价:企业销售产品的单价。

5. 单位变动成本:随生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每单位成本。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考量,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运营方向,为实现目标利润制定更为合理的业务计划。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