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会计分录包括取得、持有、处置三个过程。取得时,根据初始投资成本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的对比进行分录;持有期间,根据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进行相应调整;处置时,需要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等。整个过程需要遵循会计准则,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会计分录操作
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的会计分录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取得、持有及处置等过程。以下是具体的分录操作:
一、取得时
1. 当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2. 若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
贷: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差额)
二、持有期间
在持续持有阶段,根据被投资单位的业绩进行调整:
1.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2. 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三、处置时
1. 结转投资的相关账目:
借:银行存款
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以计提的减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或借记)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或借记)
贷:应收股利(尚未领取)
贷: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2. 若涉及资本公积的调整: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
以上分录操作精确地反映了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过程。从取得、持有到处置,每一步都有明确的会计分录,确保了财务处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