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收入如何影响居民收入不平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财务规划师 2024-12-13 02:00 浏览次数:386

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的支付及居民间的收入转移,涵盖养老金、失业救济、单位补偿、家庭赠予与赡养等。这一收入类别包括“离退休金”、“价格补贴”、“赡养收入”等多方面来源。其对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主要源自地区经济差异导致的转移支付差异,以及城乡收入再分配制度的不平等,即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获得更多政府转移支付。因此,转移性收入反映了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距问题。

转移性收入的概念涉及国家、单位及社会团体向居民家庭实施的资金流动,以及居民家庭内部的资金转移。这一范畴广泛涵盖了政府对个人的经济补助,如退休金、失业救助、赔偿款项;单位向个人提供的经济补偿,例如解雇金、保险理赔、公积金;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赠与和赡养资金。具体而言,居民的转移性收入构成可细分为“离退休金”、“价格补贴”、“赡养费”、“礼物收入”、“家庭共同生活费”、“统计补贴”、“财产变卖所得”及其他相关项目。

转移性收入在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上扮演着双重角色。首先,不同省份及直辖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各地转移性支付额度的显著差异。其次,城市与农村间存在的收入再分配体系分割,加剧了转移性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现状:城市居民往往能更多地受益于政府的转移支付,相比之下,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则极少能享受到此类政府补助,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