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式主要关注构建指标体系以评估内部审计绩效。在研究中,提出了数量性、质量性和反馈性标准来衡量内部审计机构的有效性。然而,现有研究未阐明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组织战略目标之间的联系,导致评价体系缺乏系统性。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式探究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式的探讨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于如何构建评价现代内部审计绩效的指标体系,引发了众多学者的深思。在1988年的研究报告中,专家们首先深入研究了内部审计师在组织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内部审计对组织贡献的衡量。他们探讨了内部审计的效益、内部业绩评价及外部业绩评价的基本原则。
为了衡量内部审计机构的有效性,提出了数量性标准、质量性标准以及反馈性标准。这些标准为我们提供了评价内部审计绩效的基础框架。然而,现有的绩效评价指标虽然基于全球内部审计机构的广泛调查或科学研究,但并未明确阐述各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也未建立指标与组织战略目标之间的联系,导致评价体系缺乏系统性。
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地评价内部审计绩效,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并构建基于战略目标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还要结合组织的整体战略目标,确保评价指标的相互关联及其与组织战略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