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主要涉及成本的确认和利息的计量。具体会计处理为:
1.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2.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主要关注利息的收取和投资收益的确认。具体会计处理为:
1.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2.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其中,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关键概念,它是指该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的结果,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对于“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的理解,可以简单解释为,实际利率法与票面利率的差异导致的摊销额,会影响到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在计提利息时,需要考虑到这个摊销额。
本期计提的利息计算方式为: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这里的期初摊余成本即为上期期末的摊余成本。期末的摊余成本则等于期初摊余成本加上本期计提的利息,再减去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以及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值得注意的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即为其账面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涉及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摊余成本的理解。正确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