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与管理论文可参考的内容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如企业利用政策赋予的选择空间进行盈余管理,表现为粉饰经营业绩、规避税收、调节年度利润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资产减值确认标准的多重性、确认方式的多样性、可收回金额计算的复杂性等;以及防范对策,如完善会计制度、加强审计、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文章深入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核算与管理的现状,对会计实务操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引言
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与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可能”性赋予企业较多职业判断权利,易随管理当局的意图而变动,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或违法行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
二、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观性过强
资产减值准备是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的,这种“可能”赋予企业较多的职业判断权利。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为了粉饰经营业绩、夸大当年利润或少报当年亏损,不提或少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为了规避税收而多提准备以降低当年利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计提比例无标准,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准备的计提没有量化的规定,只是做了原则上的规定,计提标准以及比例的确定都由企业自行根据情况确定。这导致计提比例的差别很大,财务指标的可比性差。
三、原因分析
(一)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的缺陷
资产减值确认标准的多重性、资产减值确认方式的多样性、可收回金额计算的复杂性以及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等都是导致资产减值准备操作不规范的原因。
(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除了会计理论、实务的缺陷,还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一些企业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和不完善的会计制度进行不合规操作。
四、防范对策
(一)完善会计制度,谨慎确定企业的专业判断范围,谨慎赋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制定更为明确和具体的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和方式给出更明确的指导。
(二)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审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审查,确保其合规性。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增强其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平。
五、总结
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与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应从完善会计制度、加强审计、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多方面进行防范。这有助于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