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企业购买的耗材计入原材料科目。领取时,根据部门不同,分别计入生产成本、销售费用或管理费用等科目。金额较小的情况下,根据机器用途区分,计入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等科目。符合资本化要求的较大金额,计入在建工程科目。执行不同会计准则的企业,会计处理方式略有不同。关注特定公众号可获取更多会计实务交流及免费答疑。
一、购入时的科目处理
生产性企业购买的耗材在购入时应计入“原材料”科目。具体的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贷:现金或其他相关科目。这意味着耗材作为企业的存货,被记录在原材料科目下。
二、领取时的科目处理
当各部门领用耗材时,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1.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这部分耗材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反映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消耗。
2.销售部门耗用的材料,会计分录为:借:销售费用;贷:原材料。销售部门所使用的耗材作为销售过程中的费用处理。
3.行政部门耗用的材料,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贷:原材料。行政部门的耗材消耗作为管理费用进行核算。
三、金额大小与科目选择
对于金额较小的耗材,可以根据机器用途计入“制造费用-耗材”或“管理费用-耗材”。而金额较大,符合资本化要求的,应计入资产价值“在建工程”。这意味着大额的耗材支出被视为长期资产的投资。
四、机器耗材与固定资产日常维修的科目处理
机器耗材应视同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会计处理方式为计入损益科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计入管理费用科目核算;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车间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应计入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厂部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则计入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生产性企业购买的耗材在会计处理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科目进行记录。从购入到领用,都有相应的会计科目和分录进行规范。正确地进行会计处理,有助于企业准确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