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体系准备金构成。流通中的现金即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银行体系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此外,基础货币还涉及银行存款和市场流通资金货币(M0、M1、M2)等构成部分。基础货币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
基础货币,作为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其构成要素至关重要。基础货币由处于流通界的现金和银行体系准备金构成,同时也被称为货币基数、强力货币或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具体构成如下:
一、流通中的现金
基础货币的第一部分包括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即市场流通资金货币(M0)。这些现金由公众持有,是社会经济交易中的基础支付手段。
二、银行存款
除现金外,基础货币还包括银行存款。这部分存款包括狭义货币(M1)中的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三、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为满足央行规定的准备金要求而持有的部分资金也是基础货币的组成部分。这些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应对可能的提款和支付需求而设置的。
四、基础货币的特征
基础货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负债: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而非中央银行资产或非货币性负债。
2.调节和控制变量:基础货币通过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和调节的变量来影响,以达到调节和控制供给量的目的。
3.支撑商业银行负债:商业银行不持有基础货币,就不能创造信用。基础货币是支撑商业银行负债的基础。
4.杠杆效应:在实行准备金制度下,基础货币被整个银行体系运用的结果,能产生数倍于它自身的量。
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构成,它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独特的特征和重要作用。理解基础货币的构成对于理解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