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算周期制度将预算管理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调整、决算与绩效评价三个阶段,并制度化。每年预算编制应提前开始,时间由提前起始编制、提前预算审批和预算年度改变等方面组成。跨年制预算是各国政府预算制度安排的通则,主张将预算年度起始时间定在立法机构审批预算之后。
预算管理中,标准预算周期制度是一个核心机制,它将预算管理的各环节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预算编制阶段、预算执行与调整阶段以及决算与绩效评价阶段。这一制度确保了预算流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预算编制阶段
标准预算周期的首要阶段是预算编制。为了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高质量,通常建议将预算编制的起始时间提前。在我国,从每年3月份开始编制下年度预算已成为趋势,预算编制的时间由原先的5~6个月延长为一年。这样的时间安排既确保了预算编制工作的时间需求,又考虑了预算收支指标测算的时效性。
二、预算执行与调整阶段
在预算编制完成后,进入预算执行与调整阶段。这一阶段关注的是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和可能的调整。由于实际执行中可能出现各种变数,因此适时调整预算方案至关重要。
三、决算与绩效评价阶段
最后一个阶段是决算与绩效评价。在这一阶段,会对预算年度内的收支情况进行总结,并对预算执行的绩效进行评价。这不仅是对预算工作成果的检验,也为下一阶段的预算编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预算审批时间的提前
为了确保预算流程的顺畅,立法机构对预算的审批时间也应提前到预算年度开始之前。目前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将“人代会”召开时间提前到每年年底;二是“人代会”召开时间不变,但将历年制预算改为跨年制预算。
五、预算年度的改变
关于预算年度的改变,选择跨年制预算是一个常见的做法。跨年制预算的起点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建议是在5~6月份,即立法审批预算之后;另一种建议是在2~3月份,与人大会期保持一致。
标准预算周期制度通过其结构化的流程和时间安排,确保了预算管理的有效进行,提高了预算的准确性和质量。对于组织或国家而言,建立和实施这样的制度对于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至关重要。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关于CPA考试的知识,可以前往得讯CPA频道进行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