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如何界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财务创新者 2024-12-13 00:50 浏览次数:796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企业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计量。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属于此类投资。期限较短(一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处置或重分类持有至到期投资,需考虑市场利率变化、合同约定的定期偿付或提前还款方式等因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主要包括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等。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基本概念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这种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一年以内)的债券投资,如果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也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计量

企业在持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计量。摊余成本是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和债券的溢价、折价以及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这种计量方式有助于企业准确评估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真实成本。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界定

企业不能将某些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包括: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定义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四、管理层意图与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的关系

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的意图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至关重要。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不能随意改变其“最初意图”。这意味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不仅仅是金融资产的购买成本,还包括管理层对资产持有的长期承诺和风险管理策略。

五、提前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情况

在特定情况下,企业可能会提前处置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这些情况通常表明企业违背了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意图。例如,当企业面临重大事件如被投资单位信用状况严重恶化、相关税收法规变更、重大企业合并或处置、法律或行政法规的重大调整以及监管部门的要求等,企业可能会选择出售持有至到期的投资。在这些情况下,企业需要重新评估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和策略。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金融资产的购买成本,还涉及管理层的意图、风险管理策略以及可能的提前处置成本等因素。企业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来准确评估和管理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